2023年2月16日,由中國
環境監測總站(以下簡稱總站)牽頭,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生態環境部黃河流域生態環境監督管理局生態環境監測與科學研究中心、西北大學等單位共同承擔的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聯合研究(第一期)
“黃河流域生態監測網絡構建與生態質量評估”項目啟動會暨實施方案論證會以線上線下結合的方式召開。
生態環境部綜合司政策處,國家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聯合研究中心總體組專家、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席北斗副院長等領導出席本次會議,項目和課題牽頭單位相關負責同志和科研骨干70余人參加會議。
專家組成員包括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吳豐昌院士、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研究所莊緒亮研究員、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中心單保慶研究員、北京師范大學夏星輝教授、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趙曉麗研究員、北京大學劉永研究員以及生態環境部土壤中心尚玉梅高級會計師等7位成員。
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席北斗副院長介紹了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聯合研究中心的成立背景和實施黃河流域生態監測網絡構建的重要研究意義,并對本項目提出了期待和要求。生態環境部綜合司政策處對本項目研究內容契合管理給予肯定,期待本項目可以產出更多成果服務于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項目負責人金小偉正高級工程師代表項目組從總體思路、研究目標、研究方案、預期效益、進度安排、組織實施、經費預算等方面進行了匯報,各課題負責人分別匯報了課題實施方案。
專家組與會領導聽取了匯報并進行了質詢討論,對項目、課題實施方案給予肯定,認為本項目研究目標明確,內容全面,任務分解清晰,課題設置合理,考核指標符合要求,技術路線和研究方法可行,計劃進度安排有序合理。專家組同意項目及課題實施方案通過論證。
總站王業耀首席科學家作會議總結,感謝與會部門和單位、領導和專家的指導支持,以及項目參與單位的支持與合作,并表示總站將全力支持項目實施,為黃河生態保護治理攻堅戰提供有力支撐。
本項目針對黃河流域生態退化原因不明確、生態監管技術體系不完善等問題,優化、調整、建立黃河流域生態監測網絡,系統考慮物理生境、水文、水質、水生生物和陸域生態觀測指標,構建黃河流域生態監測評價指標體系,科學開展黃河流域典型區域生態質量監測、評價及時空演變過程分析,揭示物理生境、水化學、水生生物等多要素演變規律,識別典型流域水生態系統退化關鍵驅動因子與成因,能為準確評估黃河流域生態環境質量的變化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撐。
原標題: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聯合研究(第一期)“黃河流域生態監測網絡構建與生態質量評估”項目啟動會暨實施方案論證會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站注明“來源:環保在線”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環保在線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站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環保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站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站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環保在線)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平臺或個人從本站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環保在線”,本站將依法追究責任。
鑒于本站稿件來源廣泛、數量較多,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站聯系并提供相關證明材料:聯系電話:0571-87759680;郵箱:hbzhan@vip.qq.com。